女间谍、糊涂账、下马威 落马副省长李成云的往昔
“在我来(德阳)之前,周书记交待我几件事情。第一件,要严肃处理三星堆的事儿!"尽管时隔15年,清瘦矮小、宽额头的李成云在四川德阳市的第一次公开亮相,让一些亲历者记忆犹新。
2001年,李成云从四川省经贸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位置升任德阳市委书记。他口中的“周书记”是周永康,当时周永康在四川省及石油系统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半只脚已经踏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列,目前这位原政法委书记在秦城监狱服刑。
2012年开始,当周永康的核心政商圈成员逐个被查,作为周信任的下属之一的李成云在上一轮“地震似”的四川官场剧变中幸存,看似侥幸安全落地。但2016年4月9日晚间中纪委的一纸调查通告,让被免职已五年的前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重归公众视野。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李成云被查原因。腾讯财经《棱镜》赴四川,从多位熟知李成云人士处,还原其升迁之路,试图在还原过程中找出其涉事原因。
升迁:德阳往事
广安人李成云的仕途生涯,始终在四川。主政德阳之前,李在四川省机械工业厅供职多年,自1978年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回川后,从助理工程师、主任科员、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厅长一职。
2001年,李成云从省经贸委常务副主任位置赴任德阳,这是不错的升迁机会。2000年前后,四川什邡是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三讲”教育联系点,也是周永康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联系点。什邡隶属于德阳,主政四川期间,周永康多次考察德阳。随后李成云作为周得力下属被委派到德阳。
李成云第一次公开亮相所指的“三星堆事件”就涉及到周永康核心政商圈成员之一——时任成都市市长李春城(已落马)。
三星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博物馆在四川省广汉市,隶属德阳。
2001年,李成云上任不久,李春城在接待企业家访问团时,临时起意,在未通知广汉和德阳市政府接待的情况下,自行到了三星堆博物馆,抵达时博物馆已经关门。随后,李春城亮出工作证,但博物馆仍未开门。
四川省一位熟知李成云的政界人士对《棱镜》表示,刚上任不足一个月的李成云在知晓此事后,要撤职博物馆馆长,让下属颇为震惊。
作为时任省委书记的周永康,是否曾真的面授李成云要“严肃处理”此事,外界不得而知。
《棱镜》未能联系到李成云、李春城以及三星堆博物馆证实此事。
上述政界人士分析,李成云此举可能是借周永康之口树立自己的威信。
自此,德阳大大小小的公务员开始熟悉这位把“周书记说”、“周书记交待”当成口头禅的新上司。
让更多人知道李成云“不好惹”是在之后。2002-2003年间,德阳辖区的绵竹市有交警因严重超速查处了一辆奔驰车,当时没人知道车主是李成云朋友。一位当时绵竹交警队的官员向《棱镜》透露,事情发生后,李成云亲自打电话交警大队,让当时的政委亲自向超速司机道歉、归还驾照。
在德阳,李成云还有一次颇为惊险的经历。
90年代后期及2000年左右,大量地方国企经营困难、面临破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绝大部分是国企拖欠的贷款,核销呆账数目惊人。当时政策是市属国有企业可以核销,但低于这级别的企业仍要承担。
四川省丝绸公司中江县公司为摆脱债务,在县领导运作下,通过破产、成立新公司,摇身一变摆脱了数千万贷款。这让无辜蒙受损失的农业银行大为窝火,当地农行负责人不断上告。
时任总理朱镕基亲笔批示:县委、县政府、县法院沆瀣一气骗国家,转移国家资产,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名为地方利益,实则县官以权谋私。
当时的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带领调查组奔赴四川。德阳市的一位官员向《棱镜》表示,作为地方官的李成云对调查组的到来,反应很木然,德阳市甚至没有开会讨论,该如何向上汇报。
最终中江县书记、县长等多人被撤职,幸运的李成云没有受牵连。但这件事也让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郭元晞在《市长手记——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经济学思考》一书中,评价李成云“在政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上,都很不成熟。”
德阳镀金5年后,李成云在2006年6月返回四川省政府,任省国资委主任。2008年1月,李成云当选四川省副省长,主管工业、科技、信息产业、国有资产及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应急管理、安全等工作。
仅仅四个月后,“512”地震发生,李成云被推到台前。高密度的新闻发布会上,李成云代表四川省通报伤亡及救灾情况,他数次热泪盈眶、俯身深鞠躬,赢得外界对其应急管理工作的不少认可;但也有小插曲,因为发布会上和一些记者对话间显得粗鲁、不耐烦。
罢免:不甘落寞
顺遂的仕途生涯,在李成云56岁时戛然而止。
2011年9月,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读《关于提请任免刘捷、张作哈等职务的说明》,其中提到,现任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因涉嫌违纪,拟不再担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两天后,经表决,李成云被免职。
李成云缘何违纪,四川官方从未公布。但参与表决的人大代表们均知情。也许正是因为在小范围内传达了案件情况,事后关于李涉及女间谍案的传闻遍布四川官场。传闻是:双料女间谍系四川南充籍人士,很有魅力,曾是李成云在四川省机械工业厅的同事,后辞职出国。该女士再回到中国后自称经商,但实为至少两个国家和地区充当间谍。中国反间谍机构将之抓捕,李成云也随之事发。
后来亦有媒体不断提及间谍案,四川官方未承认或否认过。也有在场人大代表表达过不同意见,认为李在2011年所犯错误并不严重,本没必要免去副省长职务。
被免职许久之后,一位接近李成云的人士向《棱镜》透露,有次李成云在一次私密场合的宴席上,有友人趁着酒意问李成云:“你那个女的,睡了没有?”李成云答的尴尬,“睡了睡了,哈哈,喝酒喝酒。”不过,难以据此判断,间谍案及桃色传闻,是否是将李成云拉下马的真实原因,亦或只是李在敷衍友人调侃。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被免去职务、但保留副省级别后,李成云一家迅速搬进了社科院附近、为副省长们提供的住宅区。早前,他一直居住在成都市的私人住宅。
在被罢免副省长两个月后,李成云以“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身份亮相,外界将这解读为李成云“软着陆”、闪电复出。因此4月9日中纪委宣布李成云接受调查时,外界称为李的“二次落马”。
但有四川官员对《棱镜》表示,这完全是误读,李并未重新获得高层认可。“李成云的问题在2015年秋季时,官员间就有议论纷纷;被中纪委问话的,不止李成云,也有他的同僚。”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是在2010年3月由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更名而来。它职责是对四川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宏观决策咨询、参谋。
这一官方智囊团自存在以来,都是由主管科技的副省长担任正主任。李成云2011年被免职前,正是主管科技的副省长,也就是这一委员会的正主任。李成云被罢免后,虽然保留了副省长级别和待遇,但委员会的主任职位得拱手让出。
上述四川省政界人士表示,接替李成云出任副省长的刘婕,原本是李的下属,无意同时接管决策咨询委员会、成为李的上司。
折中方案时,请已经退休的四川省委原副书记甘道明出山,两人分别担任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主任和常务副主任。
不甘于仕途止步的李成云,在安静了几个月之后,开始以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身份,到各地考察、讲话。可查证的李成云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2016年2月17日,他以常务副主任身份到攀枝花市,视察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承建的金沙水电站项目。此时的李成云与2008年出席地震发布会时,判若两人,头发全白。
权势:野蛮丛林
表面看,李成云擢升一路坦途,其实内里也是暗潮涌动。
1998年,德阳当地上市企业金路集团经营不善,一次市委常委会讨论中,有人提议将业绩不错的德阳天然气划归金路,来解决金路集团的亏损问题。会议14点召开,16点没结束时,消息已经泄露。
当时德阳市某领导接了一个电话,答应对方说“那我晚些过去。”来电的正是的德阳天然气负责人。
当晚,该领导及秘书的车还没到德阳天然气门口,就被人群围攻。该领导被拉下车,身上挂上大字报;随行的秘书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批斗了两个小时,他们无法与外界联系。最后市政府妥协,表态德阳天然气不参与金路重组,得以脱身。
三年后,即李成云上任,德阳天然气却意外顺利的划归到了金路集团。此时金路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周永康核心政商圈成员之一——四川商人刘汉。
2001年西藏珠峰接盘金路集团,西藏珠峰控制人何冰是四川商人刘汉好友,俩人在资本市场一阵腾挪后,2002年刘汉的汉龙实业控制了金路集团。刘汉与周永康之子周斌关系紧密。
2001年10月22日,经德阳市人民政府以“德府函[2001]95号”文批准,改制组建四川德阳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其中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有7795.9万股,占总股本的52%,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8%的股权。2002年8月,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其持有的22%的股权转让给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后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天然气公司7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当时双方的成交价为每股收购价1元,然而2001年8月,德阳天然气经评估的净资产就高达2.18亿之多。
上述四川政界人士称,李成云言语及态度上的肯定,为刘汉进入德阳商界开了绿灯。但《棱镜》没有获得证据表明,李成云个人牵扯了不当利益。
其实在更早以前的救助金路集团方案中,是将另一家绵竹优质企业——剑南春划归金路。一位与乔天明熟悉的人士向《棱镜》透露,剑南春负责人乔天明一口回绝了市里的要求。
改制:天降财富
没有委身金路集团的剑南春,终究在李成云任上完成了改制。时隔12年,改制造成的管理层与职工矛盾,仍旧困扰着剑南春。乔天明本人也在2015年接受调查,李成云随后事发,外界怀疑二者存在关系。
2003年,依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的《关于加快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建立现代制度的意见》要求,剑南春进行了“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改制方案。当时,绵竹市为剑南春制定了管理层作为经营团队融资控股、职工持股并引入战略投资伙伴的产权改革形式。
据《财新》早前报道,2004年1月,剑南春改制方案正式获得四川省财政厅批复。除了商标等无形资产仍由政府持有外,其余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在绵竹市国资委主持下,最终确定剑南春国有净资产为92930万元(不包含商标等无形资产),并以这一价格为转让价。乔天明等高管团队组建的同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9.54%(64625万元);战略投资者四川蓝剑公司持股8.61%(8000万元),四川融信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38%(5000万元)。其余的16.47%股权(15305万元),由剑南春工会代全体员工持股。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依照剑南春2013年的审计评估报告,每股净资产14.96元,以乔在同盛持股数量估算,其个人财富已经超过36亿元。
时隔十余年,仍有亲历改制的人士表示不认同这一决策,原因之一是早前作为地方企业,剑南春享受过诸多超级福利,比如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受让土地。剑南春在2003年时,资产质量优良,白酒等消费行业也处于上升期,并非绵竹政府的包袱。改制中受益最大的乔天明等管理层,也并非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缔造了剑南春。1997年,剑南春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0.8亿元;乔天明等是在2000年前后从原董事长田德举手中接棒的。友人用两个字形容乔天明“胆大”;而田德举出身部队,“心有敬畏”。
三位官员主持了剑南春改制,分别是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德阳市长方小方、绵竹市委书记蒋子林。方后来在四川政协副主席任上退休,蒋在德阳市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
另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是,2003年官方为确保改制公平公正,聘请了第三方律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机构。改制后,有第三方负责人士转而投奔剑南春,加入管理层。但《棱镜》不能确定这一人事变动的背后,是否有利益纠葛。
目前,剑南春与部分员工之间,尚有关于股权回购等的诉讼在进行中。乔天明手机仍旧关机中,人身处境未知。乔天明之子乔愚,仍在剑南春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