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思想教育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赋予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新的更高层次的历史使命。“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赋予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新的更高层次的历史使命。“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思想教育,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定力,是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

2020年第9期《实践(思想理论版)》刊发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慧茹的文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思想教育》,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思想教育中。

文章要点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部分。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其次,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牢牢把握多民族大一统这一基本国情。在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聚焦国情教育,准确把握我国各民族及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至关重要。首先,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其次,国家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远古“五方之民”为一家到今天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和逻辑起点,也是我们理解为什么能够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在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的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先进性。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各民族实际,采取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又保证了在统一的国家中各民族平等管理国家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转载只为了宣传,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资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