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马效应”带动下全省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

“杭马效应”带动下全省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 一年比一年火爆的“杭马”(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吴煌摄 10月29日讯、本周日,已经坚持跑了29年的“杭马”即将鸣枪开跑。 今年的“杭马”有多火?看看报名情况就知道,超过6.7万人“抢”3万个名额,为保证公平公正,赛事组委会首次采用抽签决定。 事实上,今年“火”的又岂止

 

“杭马效应”带动下全省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

 


 

一年比一年火爆的“杭马”(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吴煌摄

 

  10月29日讯、本周日,已经坚持跑了29年的“杭马”即将鸣枪开跑。

  今年的“杭马”有多火?看看报名情况就知道,超过6.7万人“抢”3万个名额,为保证公平公正,赛事组委会首次采用抽签决定。

  事实上,今年“火”的又岂止“杭马”,据省体育局不完全统计,全省今年要举办的各项马拉松赛事达到60多场,其中千人规模以上就有20多场,很多城市首次“上马”。

  而去年,全省千人规模以上的马拉松赛事只有3个。

  是什么助推了马拉松的突然“井喷”?“马拉松热”究竟能给举办地带来哪些变化?它的热度又能持续多久?

  一年60多场赛事,今年是马拉松的“甜蜜年”

  陈学平是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猿”,同时也是一名资深“跑友”。

  因为曾创下连续一个月占据“微信运动”排行榜第一名,他在“朋友圈”里被奉为“跑神”。

  今年,他想试试自己到底能跑多远、跑多久,“杭马”报名首日,陈学平就报名参加,可惜最后未能中签。

  但他并不担心“无赛可比”,“杭马”之后的11月份还有多项马拉松赛事。

  11月15日,台州将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同一天,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大赛也将开跑。

  虽说暂时还没有“北马”、“杭马”、“上马”等那么有“江湖地位”,但对“跑友”来说,不用出省就能参加马拉松赛事,无疑是件幸福的事情。

  翻开全省的“马拉松”版图,除了衢州还没有大型的马拉松赛事,其余地市均已“上马”。

  据省体育局不完全统计,全省今年要举办的各项赛事达到60多场,其中千人规模以上的就达20多场,像嘉兴、台州、湖州等地都是首次举办。

  除了“市级马拉松”,这类赛事已经延伸到村镇一级。

  例如海宁盐官今年意在打造“马拉松小镇”,赛事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永久性的马拉松赛事,带动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运动休闲目的地和马拉松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集聚区。”

  省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副主任潘华群说,马拉松运动在浙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浙江现象”,各地在推出赛事时,都融入了一定的地方特色。

  “杭马”自然不用多说,有西湖“坐镇”,赛事素以“最美跑道”闻名。

  义乌马拉松则主打“购物牌”,利用小商品城来吸引选手,选手们除了参赛,还可以“拖家带口”到义乌满足“血拼”的欲望。

  今年5月17日,横店举办的半程马拉松以“跑进电影,穿越历史”为主题,用旅游吸引跑者参赛。

  首次“上马”的台州国际马拉松,则把极限马拉松界的“阿甘”——陈盆滨作为一张“金名片”。

  赛事“松绑”、“跑粉”激增,让马拉松越来越“热”

  今年马拉松热潮为什么如此迅猛?

  潘华群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今年起,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不用再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了。

  以往,开展这项赛事,需要从地方体育局到国家体育总局层层上报,虽然确保了赛事的规范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它的发展。

  去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群众性体育赛事向社会开放。国家田径协会据此变革了管理模式,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降低了准入门槛,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也只进行赛事的等级认证,进行统一化管理服务。

  不过,在各地都在“跑”的情况下,浙江的马拉松跑到了“第一阵营”,而这无疑是全省“跑粉”们合力带动的。

  省体育局体育竞赛中心透露,在2015年的前三个季度里,浙江参与马拉松的规模超过了6万人,在最后一个季度里,这一数量还会继续上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热衷“路跑”?

  “首先路跑是一项最简单的运动,它没有场地、天气、时间等限制,一个人,一双跑鞋,想跑就跑。”潘华群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路跑自然成为首选。

  马拉松作为路跑中一项特殊的赛事,代表着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成为很多人一种“信条”,“杭马”就是其中代表。

  另外,近年来,全省大力推动的“全民健身”也为马拉松培养了广泛的参与基础。

  “马拉松”会成为一座“金矿”吗?

  随着马拉松越来越热,有关赛事本身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有一种声音是,各地热推“马拉松”,主要是看重它背后的“经济效益”。

  那么,马拉松真的是一座“金矿”吗?不妨以运营较为成熟的“杭马”为例。

  智美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是“杭马”的独家运营方,此外,公司还参与了昆明、沈阳、长沙等地的马拉松赛事运作。

  “在各大体育赛事中,马拉松在聚集高人气的同时,运营成本却相对较低,它不像一些综合体育赛事,需要场馆建设等,总之性价比很高。”智美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鸿飞说。

  据他介绍,组织一次“杭马”规模的马拉松赛事,投入成本约在1500万元左右。

  赛事营收主要包括两块,单从赛事本身来说,最直接的收入来源是报名费和赞助商。

  此外,举办马拉松赛事还可以搭建起一个商业合作的平台,包括举办马拉松博览会,训练康复营,带动酒店餐饮等行业发展以及其他延伸效益。

  “以‘杭马’为例,比赛期间,黄龙体育馆附近的酒店,无论是五星级还是快捷酒店,全都爆满,选手们的衣食住行,都是赛事以外带来的。”宋鸿飞说。

  他认为,如果一项马拉松赛事经过有效的组织、宣传策划,那么从中直接获得收益不是一件难事。

  不过,他也表示,就目前来看,省内的多项马拉松赛事刚刚起步,运作起来是否能“立竿见影”还有待时间检验。

  “马拉松”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

  今年4月,有媒体发起了一场讨论:金华一个月4场马拉松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如此多的马拉松真的需要吗?

  这个报道引发话题之一是,一项马拉松赛事除了能给一些商家带来“真金白银”,还能给举办地和普通人带来什么?

  在潘华群看来,如今,马拉松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普通的竞技赛事,而是一项可供全民参与的“城市嘉年华”。

  对参与者来说,马拉松就像一个“平台”。

  去年,杭州马拉松,3万人参赛,有20多万人在微博发布相关信息,其中20%是非本地用户。

  在今年报名“杭马”的6.7万人中,非杭州本地居民超过2万人。

  “一项健康体育赛事可以吸引这么多人融入其中,难道不是马拉松隐含的社会效应?”潘华群说。

  可以说,马拉松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可供全民参与交流的文化。

  而对赛事的举办地来说,马拉松就像一个“窗口”。

  “在马拉松比赛中,参赛选手以跑步的方式在城市中穿行,相比一般赛事,场所更为流动,再加上一些航拍、跟拍等多种方式,能在运动中很好地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以及城市的现代活力充分展示出来,对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城市相关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潘华群说。

  哪怕马拉松参与者随手拍的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发到网上,都是一份绝佳的“城市宣传片”。

  “马拉松”怎样才能跑得更“健康”?

  在“马拉松”热之前,有很多体育项目也“热”过一段时间,连呼啦圈都被追捧过。

  “马拉松”热潮会不会也马上退去?怎样才能一直健康地跑下去?

  今年9月16日,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成为全国第三座举办亚运会的城市。

  潘华群认为,在亚运会的带动下,全省的马拉松将“越跑越长”。

  日前,省体育局出台了“浙江马拉松积分办法”,奖励成绩较好的参赛者下一赛季杭州马拉松直通名额和其他赛事免费参赛名额。

  针对省内绝大多数举办地对马拉松都是“零经验”的现象,省体育局还下发了《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引导浙江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通知》对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应当具备的条件,如赛事组织管理要求、赛事安全措施和医疗保障条件等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体育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这份《通知》的初衷不是去阻止和限制各地办赛,而是更大力度地支持,希望各地把马拉松办得更好,办出特色和品牌。

  今后,浙江还准备成立“浙江马拉松联盟”,进行赛事串联,比如各地共享报名系统和医疗设施,比如在一地完成马拉松后,到其他地方报名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等。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15712823770

邮箱: 182078118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